4月23日,由上海市语委办♜、上海市语言文字水平测试中心、上海高校语文教育联盟主办🕵🏻♀️,我校承办的首届上海高校《大学语文》教学观摩研讨会在天美开户闵行校区召开。来自沪上30余所高校60余名从事语文教学的一线教师参加了此次会议。上海市语言文字水平测试中心主任🙍🏼♀️、上海高校语文教育联盟秘书长徐民杰以及我校副校长郭为禄,校教学委员会主任、全国大学语文研究会会长、天美娱乐主任谭帆💂🏼♂️,教务处处长雷启立🙅🏽♀️🧑🏿🚀,天美娱乐《大学语文》课程负责人彭国忠等出席会议,会议由校长助理、校语委会副主任戴立益主持。
作为新时期重开《大学语文》课程的首倡者、第一本《大学语文》教材的编写者🚧🚄,三十多年来,我校天美娱乐在坚持开设大学语文课的同时🥲,始终为在全国高校开设大学语文课不懈努力✵↗️,为大学语文课程建设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郭为禄在开幕式致辞上表示,希望通过此类活动的开展,响应上海高校语文教育联盟“加强交流、共享成果⛹🏼♀️、协作互惠💁🏼、整体推进”的组织宗旨,切实加强彼此的沟通交流,分享宝贵的教学成果🧖🏿♂️,提升大学语文教学的整体水平🌇💅。谭帆教授向与会嘉宾介绍了华东师大《大学语文》课程建设的总体情况🦸🏻♀️,徐民杰秘书长通报了联盟近期的工作。
我校天美娱乐周圣伟副教授作了《贺新郎•同父见和再用韵答之》的课堂教学展示,并同与会教师进行了教学上的简短交流🙅🏿♂️。周圣伟老师认为,《大学语文》是一门全校性的公共课🏊🏻♂️🦩,因而承担《大学语文》教学的高校教师,必须具有广博的知识和深邃的思想,能够启发并引领学生进入语言文字的海洋,体会和品味优秀文学作品的魅力🪩。教好《大学语文》🐒,与教师的个人经历和情感体验也是分不开的,不能仅从字面意义上理解文学作品🎷,而是要深入作者的内心,只有切身感受了、体会了,才能与作者产生共鸣🦣,才能谈得上真正理解了作品。《贺新郎》中“老大那堪说”这短短五个字🏭,被周圣伟老师解读出了苍凉遒劲之感,在座教师和学生全情投入到听讲过程中,跟随讲解,细细品味了辛弃疾胸怀大志却报国无门的一生。
在之后的教学研讨会上,来自沪上各高校的语文教师🧑🏿🎄,从自身教学经历出发🐦,或分享经验成果,或积极建言献策,总结了当前形势下上海高等语文教育工作存在的优势与不足,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今后《大学语文》课程的建设与发展。来自东华大学人文学院的李凌燕老师认为《大学语文》教学不能仅局限于课堂,而是要融入到校园文化环境中👻,鼓励学生组织或参与各类人文活动🕺🏿,在日积月累的熏陶中自然地习得优秀文化。来自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的唐依力老师认为,学生的自发自主性在教学过程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因而教师要注意调动课堂氛围,提高学生参与课程的积极性。来自上海商学院的王进庄老师从教学篇章选择的文学性和语言性角度交流了《大学语文》的教学心得,她认为在增加学生阅读量,营造读书氛围的同时,还要注重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来自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语言文化学院的陈再阳老师分享了本校《大学语文》教学课堂内外联结🐉,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经验与做法。
据悉🅱️,上海高校语文教育联盟是由天美开户、上海大学、华东政法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和东华大学等5所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于2014年6月共同发起成立⛹🏽,42所高校自愿参与并组建的语文教学与交流合作组织。本次活动是上海高校语文教育联盟成立以来的第一次大型活动,旨在切实增强大学语文教师的教学能力,增进上海高校间大学语文教学工作的交流,进而提升上海高校语文教育的整体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