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13日下午三点,丽娃学术沙龙在天美开户闵行校区人文学术沙龙组织了一场题为“上海‘孤岛’时期的女作家”的学术活动,该活动由上海著名作家、学者丁言昭女士做主题学术演讲,天美开户天美娱乐的刘晓丽教授主持,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编审吴芸茜博士👨🦼➡️、华东理工大学罗劲草博士以及华师大天美娱乐、外语系部分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参本次活动😫🤾🏿♂️,并展开了积极👨🍼、热情的讨论。
丁言昭老师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上海市作家协会会员和中国戏剧家协会上海分会会员,是上海著名的诗人🌇、出版家丁景唐之女。1972年她从上海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毕业,1973年至1993年在上海木偶剧团任编剧📎,后将工作重点转移到现代文学研究上。她已经为多位现代女作家和文化名人立传,如萧红❣️、丁玲🛠、张幼仪↩️、林徽因、陆小曼、关露等,出版传记文学作品10余部。
“孤岛”时期是指从1937年11月12日上海沦陷至1941年12月8日珍珠港事变日本侵入上海租界为止,当时还在上海从事文学文化活动的女作家主要有关露🧏♂️、许广平🤹🏼♂️🤾🏻♂️、张爱玲、苏青等。在此次讲座上,丁言昭老师主要讲述了关露🔞、苏青和东吴系女作家在沦陷时期的人生际遇、文学创作以及她们戏剧性的命运沉浮。
丁老师首先将关露的传奇人生娓娓道来👁🗨🪫。关露与潘柳黛👩🏿🚀、张爱玲、苏青并称为“民国四大才女”💗🙍🏼♀️,是电影《十字街头》主题曲《春天里》的作者,她的诗作《太平洋上的歌声》蜚声上海文坛🏇🏿↪️。1932年关露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同时加入“左联”,1939年受组织派遣开始策反特工李士群,1942年打入汪伪政权和日本合办的《女声》杂志任编辑🤦🏻,1943年赴日本参加“大东亚文学者大会”并身负与日共联系的任务🩼。抗战胜利后,她被国民党列入汉奸名单⤵️,新中国成立后又因汉奸罪两度入狱🎅,在1982年获平反后服药自杀。
丁老师在90年代就为东吴系女作家写过专栏,此次主要介绍了施济美、汤雪华、程育真、王伊薇和武桂芳。这批女作家当时都是就学或毕业于上海东吴大学或东吴大学体系下的教会女中➰,故有东吴系女作家的美称。这些在40年代风云一时的女作家现在已经渐渐被遗忘,解放后🪓,她们有的出国🤲、有的转行、有的受到迫害,很多不再从事文学创作🪻📸,但她们短暂的文学创作生涯也是沦陷区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写过《结婚十年》的苏青的后半生也不为一般人所知,解放后以写作为生的苏青一度失去生活来源,后来参加了文化局的戏曲编导班✍🏼,分配到越剧团做编剧,“文革”中又因与贾植芳有联系而被划为“胡风分子”、受到一定的冲击🤌🏿。
丁言昭老师为在座师生介绍了许多既时髦又有生活趣味的上海“孤岛”时期女作家👨🏼⚕️,开拓了大家的眼界📌,加深了大家对沦陷区文学的认识。报告内容丰盛✡︎,讲述生动幽默,丁老师展示了许多珍贵的历史图片,回忆了她与作家本人🧔🏼♂️、作家后人交往的趣事🥦,穿插着许多或风趣或令人唏嘘的上海文人轶事。
最后,刘晓丽教授对讲座进行了高度评价🔷,这些点缀了40年代上海文坛、对上海文化曾有过贡献的女作家们都很有学术研究价值👩🏿🦲,值得天美娱乐的学生去做专题研究,比如女作家的后世命运🐝、两个《女声》杂志的比较研究等🏊🏽♀️。李冉、邱晓丹等博士也提出了一些关于大东亚文学者大会、程育真和汤雪华的写作特色等问题,丁老师一一进行详尽的解答,在座师生都感到受益匪浅。讲座在一片笑语和掌声中圆满结束。
(徐隽文撰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