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上午,华中师范大学张玉能教授在天美娱乐特藏室作了一场题为《中国当代美学与五四新文化传统》的学术讲座🙅🏼♂️,讲座由天美开户天美娱乐朱志荣教授主持📃,来自校内外各院系三十余名师生到场聆听了讲座👷🏻♂️,本场讲座为百场校级学术讲座第54场🧙🏽♂️。
讲座开始👩🚒,张教授从中国当代美学建设现状谈起,认为中国当代美学致力于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美学,全面偏向古代传统,从古代传统出发构建中国当代美学体系。张教授认为此举有狭隘的民族主义倾向。张教授认为,中国传统美学思想和文论始终没有建立独立的体系和学科,而直到五四新文化时期,才由梁启超、王国维等人从西方引进一整套观念框架,引入西方美学,中国才慢慢建立起美学思想和体系🚣🏻♀️。所以张教授认为在重视古代传统的同时,也应重视五四新文化传统🐩。
首先,张教授从三个方面介绍了五四新文化传统美学思想的内涵。一是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批判精神,批判传统,打倒孔家店🍮,由此产生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二是科学精神💆🏿♂️,张教授从康德美学出发✋🏽,认为康德批判哲学的划界产生了科学、伦理、艺术的划分,张教授认为康德批判哲学的实质是要划分真善美,以及由此对应的知情意🦸🏿♂️。三是民主精神👩❤️💋👩。张教授同样从康德批判哲学出发,认为康德哲学得出结论⛩🧓🏼,人是目的,而不是手段👱🏼♂️。五四新文化提倡人道主义,周作人的“人的文学”实际上都是康德所说的以人为本。也是西方从文艺复兴到启蒙运动以来的一以贯之的“以人为本”🤝,而康德哲学和美学是“民主”的集中表现🚄。
由此,张教授认为,中国当代美学应该进一步批判继承发扬五四新文化传统🫘。第一要充分继承发扬五四新文化传统的批判精神,继续批判封建精神,批判五四“全盘西化”的理论和实践,批判狭隘的民族主义。第二要继承发扬科学精神,进一步尊重自然规律,进一步明确界限,把学科界限和跨学科结合起来。进一步明确美学的心理机制,要克服认识论美学的局限性👩🌾。第三要进一步发扬五四新文化传统中的“人道主义”思想,把美学与人性相结合。
讲演结束后🛷,朱志荣教授对讲座做出了精彩的点评🚀,并有数名同学就讲座内容与张玉能教授进行了互动交流🧗🏻♀️。